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商业健康保险是基本健康保险的重要补充,可以为医疗费用、重大疾病、长期护理等风险提供保障。它是重要的保险类别,为保险业构建强大的社会安全网发挥着作用。健康保险虽然持续快速发展,但产品业态单一、行业管理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专业机构发展缓慢、与医疗医药机构缺乏协同等问题逐渐显现,限制了服务保障水平的提升。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健康保险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和优化现有政策,化解停滞,明确未来健康保险发展方向和重点,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产品更加丰富 近年来,商业健康险产品不断丰富,有效保障了人民健康。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信息,保险公司目前销售商业医疗保险产品超过11000种,包括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以及针对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乃至海外医院国际科室的中高端医疗保险产品。这不仅包括公司保险和团体健康保险,还包括个人健康保险,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重健康保障需求。部分保险公司开发了相关健康险产品特别适合患有慢性病的人。通过妥善便利保险条件,平安e寿险2023健康险(慢病版)、太平超级e保健康险(慢病版)、友邦智选康和健康险慢病版等,为已有病史和慢性病的老年人提供合理保障,商业健康险服务方式日趋丰富。保险公司将与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康复服务机构、护理服务机构等合作,完善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响应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从“疾病保障”向“健康保障”转变,不断优化投保人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rs.do。人保健康建立了疾病风险管理流程和标准,重点关注慢性病管理、住院患者管理、院内院外康复护理三个关键领域。在康复服务中,我们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康复指导服务,包括制定康复计划、了解康复进度、评估康复效果,帮助缩短康复周期。慢病管理通过筛查评估、健康科普、可穿戴设备监测等方式,对慢病进行精准管控。人保健康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外部机构合作,推出“安心+优质医疗”的糖尿病专项健康管理保险计划,为糖尿病并发症提供保险保障,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d 2型糖尿病患者和空腹血糖低或糖尿病不耐受患者的健康管理。葡萄糖。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伟表示,“十四五”期间,保险业更加深入地参与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健康保险经历了多种发展,包括纯粹的商业健康保险、发挥社会保障作用的社会企业合作健康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以及具有一定政治支持的定制型城镇商业健康保险(俗称“民惠险”)。为不断提高健康保险服务安全水平,《意见》提出明确健康保险各类别对应要求,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健全长期健康保险保费调整机制,规范发展短期健康保险,平稳有序实施城镇商业健康保险。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扩大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覆盖范围。在继续发展疾病保险的同时,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发展分红型长期健康险业务。这将进一步强化健康保险保障内涵,拓展产品形式和功能,为深化医保改革、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作出贡献。推动专业机构发展 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是为人民健康作出贡献的重要组织之一。二十年前,人保财险着手建立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专业医疗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从2005年的5000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487亿元,年均增长43.1%。除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外,人寿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等保险机构也获准经营健康保险业务。其中,非寿险公司只能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最新保险机构法人名单,截至6月底,我国共有保险机构238家,其中非寿险公司88家,寿险公司75家,健康保险公司仅有7家。 2024年我国短期和长期商业医疗保险保费收入将增长预计将达到9773亿元。尽管增长迅速,但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对普通健康保险市场的参与仍然有限,专业机构的发展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为增强健康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意见文件提出,加强对健康保险公司牵头发展专业领域的政治支持,探索符合健康保险特点的发展战略和业务模式,深化健康管理领域,促进医疗卫生融合。支持监管资质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险产品净保费医疗费用分摊限额,试点健康险与寿险联合销售,更好满足消费者综合保障需求。保险管理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集团通常与集团内的寿险公司关系密切,相对依赖寿险机构的分销渠道。但随着健康险产品复杂度不断增加、服务链不断拉长,专业化健康险公司始终瞄准自身专业化经营。人保董事长赵鹏在人保2025年中期财务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人保健康对集团人身保险板块的参与度快速提升,且随着集团旗下人保寿险两家人身保险子公司差异化的目标定位,人保健康关注的负债特征和期限差异日益明显。人保寿险的核心业务是长期保险,包括终身寿险、年金保险和遗产保险。另一方面,人保健康主要专注于以下业务:保证续保健康保险和短期保险。尤其是短期保险业务占总业务的比例比人保寿险更大。贵蟹。医疗与医药深度融合 促进健康产业协调发展,意见文件提出,推动健康保险、医疗保健与医药深度融合,支持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革命性发展。我们支持与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建立协作与合作机制,探索创新、多样化的药品医疗器械支付方式,包括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谈判、基于效率的支付。市场上的健康险产品可分为几个级别,俗称“惠民险”、“百万健康险”、“中级健康险”、“高端健康险”等。“多层次、全覆盖”的保障体系已经形成,覆盖了各领域创新药的保障责任,并将新上市创新药的应用趋势纳入责任范围,有助于提高创新药的可负担性和可负担性。保险公司也推出了专注于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产品。例如,特色药物健康保险涵盖了数百种药物 国内有卖的恶性肿瘤专用药,还有一些急需的进口药。细胞免疫治疗健康保险,涵盖 CAR-T 药物和相关治疗费用。商业健康保险已成为除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创新药物的重要支付方式。创新药保护逐年加强,支付规模不断扩大扩张。据统计,2024年创新医药器械商业医疗保险覆盖总额约为124亿元。这一支付规模连续三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03%。资产端,保险公司通过债券、股票、直接投资非上市公司、民间资本基金等方式投资医疗健康领域,支持创新医药项目发展,合规、风险可控。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保险资金重大股票投资非上市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重大股票投资的保险公司可以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医疗企业,支持医疗行业发展。近年来,不少保险公司设立了大型投资基金涉足医疗行业,投资多家医疗企业。中国人寿大学健康基金总规模500亿元,总投资项目60多个,累计投资金额200亿元,与原来接近。其在生命科学、医疗科技、数字健康等领域拥有广泛的投资项目,投资了多家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领先企业。太保大健康投资组合涵盖828家医疗企业,投资总额超过800亿元。覆盖最底层约300家创新药企,投资规模超过200亿元。人保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和人保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投资了多家创新医药企业。太平医疗基金共投资六项创新项目制药及相关行业的项目。国家金监局相关部门官员表示,下一步将加快考虑推出可变收入健康保险等补贴服务,鼓励高保险公司落实《意见》要求,改善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品质健康保障的需求,进一步为推动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不断为健康保险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健康保险业务监管,对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编辑:关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信息由以下机构提供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自行承担风险并采取相应行动。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